虚构故事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文中人名均为化名,图/源网络|非当事事件图片|仅作美化文章结构使用|侵删
周远盯着手机上的车辆参数表,眉头紧锁。
刚买的二手奔驰C级停在楼下,黑色车身在夕阳下泛着暗光。他反复核对着官方数据——整车重量1520公斤,可刚才在过户大厅的地磅上,显示的数字是1570公斤。
整整多出50斤。
车商老刘叼着烟,笑得很轻松:"德国车嘛,用料扎实!可能是改装件多了点。"
但周远心里那股不安感,却怎么也挥之不去。
01
三天前,周远在二手车市场第一次见到这辆奔驰C级时,就被它的外观吸引了。
车身漆面保养得很好,内饰也算整洁,里程表显示6万公里。最关键的是价格——22万,比同年份同配置的车便宜了近3万。
"这车怎么这么便宜?"周远绕着车转了一圈,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。
老刘弹了弹烟灰,眼神有些闪烁:"原车主急着出国,要现金,所以价格好商量。"
周远蹲下身子,查看车底盘。除了正常的使用痕迹,没发现什么异常。他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尘:"能试驾吗?"
"当然可以。"老刘掏出钥匙,"不过先说好,试驾只能在市场里转转,不能开出去。"
周远接过钥匙,坐进驾驶座。启动发动机,声音很平稳。他挂档,轻踩油门,车子缓缓前行。
奇怪的是,这车开起来有种说不出的沉重感。不是动力不足,而是整个车身仿佛比正常的同款车要重一些。
"这车平时油耗怎么样?"周远停下车,向老刘询问。
"挺省油的,百公里也就8个左右。"老刘的回答很快,但眼神依然有些游移。
周远心里有些疑惑,但外观内饰都没大问题,价格又便宜,最终还是决定买下来。
交易很顺利,老刘收了现金,当场就办理了过户手续。
"对了,这车后备箱的密码锁坏了,打不开。"老刘在交钥匙时随口提了一句,"不过不影响使用,从座椅后面也能放东西。"
周远点点头,没太在意。
02
开车回家的路上,周远越来越觉得不对劲。
这车的油耗明显偏高,短短30公里的路程,油表就下降了不少。而且在等红灯时,他总觉得车身有种异常的沉重感。
停在小区楼下,周远再次仔细检查这辆车。
外观没有明显的碰撞痕迹,轮胎也是正常磨损。他打开引擎盖,发动机舱整洁,没有渗油现象。
最后,他来到车尾,准备检查后备箱。
按下后备箱开关,没有反应。他想起老刘说过密码锁坏了,便从车内放倒后排座椅,从内部查看后备箱空间。
空间不大,但足够日常使用。周远用手电筒照了照,发现后备箱底板有些不平整。
他伸手摸了摸,底板某些地方明显比其他地方要厚。在手电筒光线下,他甚至能看到一些细微的焊接痕迹。
"这是什么情况?"周远皱着眉头,用指甲扣了扣那些痕迹。
焊接很新,不像是原厂工艺。
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心中闪过——这车该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?
他掏出手机,搜索这款车的详细参数。官方数据显示,整车重量1520公斤,而今天过户时地磅显示的是1570公斤。
50斤的差异,绝不是什么"用料扎实"能解释的。
周远越想越不安,决定明天找个专业的维修店,彻底检查一下这辆车。
03
第二天一早,周远就开车到了市区最大的汽车维修店。
"师傅,能帮我检查一下这车吗?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"周远对维修师傅说道。
维修师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姓陈,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。他围着车转了一圈,用手敲了敲车身各个部位。
"从外观看,这车保养得不错。"陈师傅说,"具体哪里不对劲?"
周远把自己的疑虑说了一遍——重量异常、油耗偏高、后备箱底板有焊接痕迹。
陈师傅听了,表情变得严肃起来:"你说后备箱底板有焊接痕迹?"
"对,而且看起来很新。"
"那得仔细看看。"陈师傅拿出工具,"这种情况,要么是事故车修复过,要么就是..."
他没有说完,但周远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了某种不安。
两人来到车尾,陈师傅先是检查了后备箱的外部,然后从车内进入后备箱空间。
"你看这里。"陈师傅用手电筒照着底板,"这些焊接痕迹确实很新,而且手法很粗糙,不像是专业修复。"
他用工具轻敲底板,发出的声音有些空洞。
"下面好像是空的。"陈师傅皱着眉头,"正常情况下,这里应该是实心的。"
周远的心跳开始加速:"那怎么办?能打开看看吗?"
"可以试试,但可能会破坏原有结构。"陈师傅犹豫了一下,"而且,如果里面真的有什么东西,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。"
周远咬了咬牙:"那也得看看。这车我花了22万买的,总不能稀里糊涂的。"
陈师傅点点头,开始准备工具。
04
拆解工作比想象中复杂。
陈师傅先是撬开了后备箱的装饰板,露出了下面的金属结构。果然,在正常的底板下方,还有一个被焊接封闭的夹层空间。
"这绝对不是原厂设计。"陈师傅擦了擦汗,"有人在这里专门做了一个隐蔽空间。"
周远站在一旁,心情五味杂陈。他开始怀疑,自己是不是买了一辆有问题的车。
"师傅,你说这里面会是什么?"
"不好说。"陈师傅摇摇头,"有可能是走私货物,也有可能是..."
他没有说完,但周远明白他的意思。
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,陈师傅终于把夹层的封口撬开了一个小缝。
"有东西。"他用手电筒往里照,"好像是金属制品。"
周远凑过去看,在手电筒的光线下,他隐约看到了一些金黄色的反光。
"这是什么?"
陈师傅用工具扩大了开口,然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物体。
当这个物体完全暴露在光线下时,两人都愣住了。
这是一块金砖。
表面光滑,重量很足,上面还刻着"XX金库2016"的字样。
"我的天..."陈师傅倒吸了一口冷气,"这是真金?"
周远的手在颤抖。他接过金砖,掂了掂重量,确实很重。而且从成色和工艺来看,这绝对不是假货。
"里面还有多少?"
陈师傅继续探查,很快又取出了第二块、第三块...
整整50块金砖,每块重约2500克,整齐地码放在夹层空间里。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辆车比正常重量多出50斤。
但新的问题来了——这些金砖是从哪里来的?
05
周远坐在维修店的办公室里,面前摆着那50块金砖,心情复杂到了极点。
"师傅,你说这些金砖会不会是..."
"十有八九来路不正。"陈师傅点了根烟,"正常人谁会把这么多金砖藏在车里?而且还是专门改装的隐蔽空间。"
周远拿起手机,搜索"XX金库2016"。
很快,一条新闻映入眼帘:《2016年XX银行运金车劫案悬赏通告》。
新闻内容让周远的血液几乎凝固了。
2016年3月,XX银行一辆运金车在高速公路上遭到抢劫,两名保安当场死亡,劫匪抢走黄金125公斤,折合人民币约2000万元。案件至今未破,警方悬赏100万元征集线索。
周远仔细看了看新闻中的照片,被抢的黄金正是这种规格的金砖,每块2500克,总共50块。
"这就是那批被抢的黄金。"周远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陈师傅也凑过来看了看新闻,脸色变得很难看:"那你这车..."
"肯定是劫匪的车,或者是销赃的车。"周远感到一阵眩晕,"我花22万买了一辆藏着赃物的车。"
两人对视了一会儿,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"现在怎么办?"陈师傅问。
周远思考了一下:"报警。这是唯一的选择。"
"可是..."陈师傅有些犹豫,"你是无辜的买家,但警方会怎么看这件事?"
这个问题让周远更加不安。虽然他是无辜的,但毕竟这些赃物是从他的车里发现的。
"不管怎样,总不能私吞这些金砖。"周远深吸了一口气,"而且说不定还能拿到悬赏。"
他想起新闻中提到的100万元悬赏,如果能提供关键线索,或许能挽回一些损失。
"那个车商老刘,肯定知道内情。"周远咬牙切齿,"他故意把车卖给我,就是想把赃物转移出去。"
陈师傅点点头:"这种手法很常见。劫匪不敢直接销赃,就通过二手车交易把赃物转移给无辜的买家。"
周远掏出手机,拨打了110。
06
警察来得很快。
带队的是刑侦队长林志强,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,眼神锐利,说话简洁有力。
"你就是报案人周远?"
"是的。"周远点点头,"我买了一辆二手车,发现里面藏着这些金砖。"
林队长看了看那50块金砖,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。他戴上手套,仔细检查了其中几块。
"XX金库2016,这是当年运金车劫案的赃物。"他抬头看着周远,"你在哪里买的这辆车?"
周远详细描述了购车过程,包括车商老刘的外貌特征和交易地点。
"老刘?"林队长皱着眉头,"能描述一下他的具体特征吗?"
"四十岁左右,中等身材,脸上有一道疤痕,从左眼角到嘴角。"周远回忆着,"而且他的左手小指好像缺了一截。"
林队长和几个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"这个人,我们找了很久。"林队长说,"他叫刘志刚,是当年运金车劫案的主要嫌疑人之一。"
周远感到一阵后怕。自己居然从劫匪手里买了车,而且还和他面对面交易。
"那现在怎么办?"
"你配合我们调查,提供所有相关信息。"林队长说,"同时,我们会立即展开抓捕行动。"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周远在警局里配合调查。他提供了所有能记起的细节,包括交易时间、地点、老刘的言行举止等。
"根据你的描述,这个刘志刚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人。"林队长说,"当年劫案发生后,他就消失了。没想到这些年一直在做二手车生意。"
"那我的车..."
"车子要暂时扣押,作为证据。"林队长说,"不过你放心,等案件结束后,车子会还给你。至于那些金砖,按照相关规定,提供关键线索的举报人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。"
周远点点头。虽然损失了一辆车,但如果能获得悬赏,倒也不算太亏。
07
三天后,抓捕行动开始了。
周远作为协助调查的证人,被允许在警车里观察整个过程。
二手车市场在清晨显得格外冷清。几辆警车悄悄包围了老刘的摊位。
"目标出现。"对讲机里传来声音。
周远看到老刘像往常一样,叼着烟走向自己的摊位。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。
"行动。"
警察们迅速行动,老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控制住了。
"刘志刚,你因涉嫌抢劫罪被逮捕。"林队长出示了逮捕证。
老刘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他看了看周围的警察,又看了看不远处警车里的周远,眼中闪过一丝绝望。
"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。"他试图狡辩,"我只是个普通的二手车商。"
"普通的二手车商不会在车里藏125公斤黄金。"林队长冷笑,"而且,我们已经找到了当年的证据。"
老刘听到这话,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。
"带走。"
看着老刘被押上警车,周远心情复杂。这个人看起来很普通,谁能想到他竟然是杀害两名保安的劫匪。
"案件基本破了。"林队长走到周远身边,"你的举报起到了关键作用。"
"那悬赏..."
"按照规定,你可以获得悬赏金的20%,也就是20万元。"林队长说,"不过需要等案件正式结案后才能发放。"
周远点点头。虽然比不上那些金砖的价值,但也算是意外之财。
"对了,还有一件事。"林队长突然说,"我们在审讯中发现,刘志刚还有一个同伙,当年的案件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复杂。"
这句话让周远心中一紧。
"你确定那50块金砖,就是全部的赃物吗?"
08
这个问题让周远陷入了沉思。
回到家后,他反复回想着购车的每一个细节。老刘的表现、车子的异常、那个被焊接的夹层空间...
突然,他想起了一个细节。
当时在维修店,陈师傅用工具敲击底板时,声音有些空洞。但他们只打开了一个夹层,会不会还有其他隐蔽空间?
周远越想越不安。如果车里还有其他东西,而警方没有发现,那他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。
第二天,他主动联系了林队长。
"林队长,我想再仔细检查一下那辆车。"
"为什么?"
"我担心车里可能还有其他东西。"周远说出了自己的顾虑。
林队长沉默了一会儿:"你说得对。我们确实应该更仔细地检查。"
在警局的停车场,周远再次见到了那辆奔驰。车子已经被彻底拆解,各个部件都被仔细检查过。
"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东西。"林队长指着一个证物袋,"除了那些金砖,还有这个。"
袋子里是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和一串数字。
"我们怀疑是另一个藏匿地点的信息。"林队长说,"刘志刚拒绝配合,但根据这个线索,我们可能会有新发现。"
周远看着那张纸条,心中五味杂陈。自己本来只是想买一辆代步车,没想到却卷入了一个如此复杂的案件。
"那我还需要配合调查吗?"
"暂时不需要。"林队长说,"不过如果有新情况,可能还需要你的帮助。"
周远点点头,准备离开。
就在这时,林队长突然叫住了他。
"周远,还有一件事。"林队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,"我们在审讯中发现,刘志刚选择把车卖给你,可能不是偶然。"
"什么意思?"
"他可能事先调查过你的身份,知道你是个普通的上班族,不会轻易怀疑。"
这个信息让周远感到一阵恐惧。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被人盯上了。
09
三个月后,案件终于有了最终结果。
周远坐在客厅里,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报道。
"本台消息,潜伏七年的运金车劫案主犯刘志刚今日被判处死刑。据悉,该案共涉及黄金125公斤,价值2000万元。两名保安在案件中不幸遇难..."
新闻中出现了刘志刚戴着手铐的画面。这个曾经和他面对面交易的人,如今已经是死囚。
周远关掉电视,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。
这是警方刚刚送来的悬赏发放通知书。按照规定,他作为提供关键线索的举报人,可以获得悬赏金的20%,总计20万元。
但让他意外的是,通知书上的金额不是20万,而是80万。
他打电话询问,得到的回答是:根据后续调查,他提供的线索不仅帮助破获了运金车劫案,还牵扯出了一个更大的犯罪网络。因此,悬赏金额有所提高。
"而且,"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说,"根据您的要求,我们会对您的身份进行保密。新闻报道中只会提到'线索提供者',不会透露具体姓名。"
周远放下电话,心情复杂。
他想起那天在二手车市场的情景。如果时间能够倒流,他还会买那辆车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因为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购车决定,让他意外地参与了一个重大案件的破获,也让两名无辜保安的死得到了正义的伸张。
更重要的是,这80万元悬赏金,足够他重新买一辆更好的车,甚至还能剩下不少。
周远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的街道。
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。你以为自己只是在买一辆代步工具,结果却买到了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。
他拿起手机,开始浏览新的购车信息。
这次,他决定买一辆全新的车。
毕竟,有些二手车买的是代步工具,有些买的是人生转折。
而他,已经经历了后者。
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